《日行一事》

作者:埃尔伯特·哈伯德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上市日期: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

《日行一事:〈致加西亚的信〉梦想行动效率手册》源自百年励志经典《致加西亚的信》,本书既收录了百年励志经典《致加西亚的信》以及对其的深度阐释,又开创性设计了《日行一事》梦想行动效率手册,将《致加西亚的信》的精神具体化、实操化,以“日行一事”的方式,帮助所有心怀梦想却行动太慢的人提高行动效率,完成事业梦想。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有关主动、敬业、感恩等精神品质的实用修炼手册。翻开本书,拿起笔来,你就是下一个成功的行动派。

在线阅读

全本定价:¥45.00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哈伯德( Elbert Hubbard,1856-1915) 

美国著名出版家、作家,《菲士利人》《兄弟》杂志总编辑,被誉为“东奥罗拉的圣人”。年轻时,曾在一家名叫巴夫洛的公司从事营销,后在塔夫茨大学攻读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不久又开始学习法律,获得法律博士学位;1892年进入哈佛大学。在赴英国伦敦旅游时,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出版,回国后创建了罗伊克罗夫特出版社以及凯尔姆斯科特出版社。

除了《加西亚的信》以外,主要著作还有《短暂的旅行》《现在的力量》《自己是最大的敌人》等。

精彩推荐

★【记手账,练思维,养习惯,实现高效工作和梦想人生】

每天被无数杂事包围、脑子一团乱麻、一天下来工作还在原地踏步?《日行一事》设计了“主动、敬业、专注、高效、感恩和坚持”6大主题,每个主题用3周时间,循环往复记录你每天的工作,帮助你捋清思绪,掌握高效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养成六个好习惯,从而成为高效能人才,拯救你低配的人生。


★【从此告别文山会海,告别懒癌、拖沓、低效、疲惫的工作状态】

一日一行动,一日一修炼,让你每天专注培养一种习惯,将一类事情做到极致;让你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帮助你将每日计划付诸行动,在轻松中获得高效成绩和满满的成就感,成功维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百年励志经典,全球畅销超过8亿册,国内开创文本与手账结合版】

自1899年出版至今,《致加西亚的信》全球累计销量超8亿册,中文版已有超过32个版本,销量过500万册。2000年,该书被美国《哈德森年鉴》和《出版人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书第6名。本书将《致加西亚的信》内容全新修订,更忠于原著思想。同时,本书开创性设计出“日行一事”手账本,将《致加西亚的信》的精神具体化、实操化,帮助读者学以致用,想和做并举,摆脱“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心理怪圈,成为高效行动派。 


★【全新精装上市,抢眼美观,便携实用】

《日行一事》

作者:埃尔伯特·哈伯德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上市日期:2016年11月

别自我欺骗了,拖延和懒惰根本不是一回事


如果一个人很懒惰,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找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生病了,另一方面是因为眼下的工作他不喜欢。任何人都会有自己想做的事,天生的懒人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人生了很久的病,一直躺在床上,他就会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站起来运动一下,或者能找点事来做。


因为我们懈怠,所以就会觉得工作和生活索然无味。一旦我们有这种感觉,就会让自己变得懒惰。反之,如果我们能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你的兴趣就会被引诱出来,兴趣出来了,你的热情和上进心也就出来了。克莱门特·斯通说:“情绪并不受理智的掌控,能够改变它的是行动。”所以,我们要选择自己爱做的事,这事可能是你喜欢的,也可能是你擅长的。选定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地付出行动。


“我根本没必要为那个刻薄的老板拼命工作,这太不值得了。”很多人都会发出这种抱怨。不过他们显然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对于你这种白白浪费时间的行为,你的老板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事实上,你自己受到的损害要更加严重。有些人为了逃避工作,愿意花费很大精力,如果将同样的精力用在完成工作上,岂不是更好?在他们眼里,自己欺骗的是老板,实际上,他们自己才是真正被蒙骗的人。老板或许做不到对每位员工的表现都了然于胸,或者也做不到对每份工作的细节都了如指掌,但如果他是一名杰出的管理者,就一定会明白,坚持不断地努力会带来什么结果。那些以消极、愚弄的态度对待工作的人,很难有机会获得奖励或升职,这是可以肯定的。


在对待工作时,如果你能一直保持一种勤奋的态度,他人的赞赏和老板的重视就唾手可得。与此同时,你还会变得更加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你自己所拥有的才能,它们能让你轻易地得到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认可——这是一份更加宝贵的资产。


懒惰会腐蚀一个人的心灵,让他们嫉妒那些勤奋者。那些缺乏思想的人、懒惰的人和愚蠢的人目光十分短浅,在看待事物时,他们只关注表面,对事物的本质毫无认识。他们总是将所有事情都归结到运气、机遇和命运上,所以,他们会认为别人发财不过是走了好运,会认为别人学识渊博不过是天分高,会认为别人声名卓著不过是抓住了机会。至于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那些人承受了多少挫折和考验,他们根本不关心。他们的目光永远停留在欢愉和光明上,根本看不到背后的苦痛和黑暗。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不仅要经过层层的考验,付出巨大的代价,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永不放弃。可是这些懒惰愚蠢的人根本看不到这一点。


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依赖的从来不是什么运气。无论是谁,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他有多努力也就决定了他能获得多大的成功。懒惰之人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拖延。有些事情明明前天就该完成,他却非要拖延到后天。这种工作习惯非常恶劣。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克服拖延的毛病。因为这个习惯不但具有强烈的破坏性,还具有十足的危险性,它的存在会让人失去上进心。拖延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慢慢地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很难改变。


如果想要克服拖延的毛病,行动就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无论何事,只要你肯行动起来,你的处境就会立即发生改变,就连你自己,都很可能会为这种改变震惊。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有拖延的习惯,那在编造借口和理由方面,他肯定是个大师。如果因为拖延致使事情没有完成,拖延者往往能找出无数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即便这件事有种种理由应该已经完成了,拖延者对此也视而不见。与其费力地让自己相信“只要再加把劲儿,再想想办法,就能完成这件事”,不如找个貌似合理的理由来把这件事拖延过去,例如“事情太难办、花费的时间太多、不好处理”等。与前者相比,后者显然要简单得多。这类人总是在找借口,根本没什么诚信可言。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种拖延的毛病,是否也常为了没能按时完成工作而找借口。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就赶紧行动起来吧,不要再找各种理由来辩解,那根本毫无意义。拖延是在浪费生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拖延的行为屡见不鲜。


如果我们记录下一天的所有时间,就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命就因为拖延被浪费了一些。其实,我们之所以会拖延是因为骨子里的惰性。每个人都知道休息舒服,但有的人就能采取主动,战胜自己的惰性,勇于接受挑战。


还有一些人却无法这么果断,他们总是在主动和懒惰间摇摆不定,将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选择上。为了能让自己舒服些,那些懒惰的人总能为自己找个心安理得的借口,需要付出劳动或做出选择时尤为如此。床头的闹钟在早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被窝里的你又在摇摆不定,一面想赶快起来实施自己制订好的计划,一面又贪恋被窝里的温暖。我们嘴上说着:“该起床了,快起来吧!”但心里却在想:“再躺一会儿,就躺一小会儿。”于是,在这种犹豫不定中,时间就一点点地溜走了。我想经历过这种情景的人绝对不少。


如果一味地拖延,就等于放纵了自己的懒惰。习惯性地拖延不仅会消磨我们的意志,还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使我们对自己产生怀疑。更有甚者,我们的性格也可能因此变得优柔寡断。


有些时候,正是因为想得太多,所以才会拖延。谨慎并不是不好,但要注意适度。如果过分谨慎,就很容易变得优柔寡断。例如早上起床这件事,其实我们根本没必要如此犹豫。我们必须努力克服拖延的毛病,不要让自己有犹豫的机会,想到就立即去做。


当惰性浮现时,如果我们一味地与其抗争,反而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实际上,在对付惰性上,最好的办法是根本不让它出现。当事情开始时,我们最好直接就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稍一延误,脑海中就可能会冒出诸如“要不一会儿再做吧”或者“先休息一会儿,不着急”这类想法。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说明你的惰性出现了,此时在与它抗争,很难预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与其在此时纠结选择,不如在一开始时就以一种积极的姿态马上行动。这样一来,惰性就没有出现的机会了。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人们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但要想让他做好工作却很难。有些人整天为各种事找借口,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欺瞒别人上,如果他们能拿出点时间和精力做正事,哪怕只有一半,所取得的成就可能也不容小觑。


努力克服拖延,让自己彻底摆脱它。你的意志正被这种坏习惯腐蚀,如果你想在未来有所成就,就要彻底摆脱这种把上一周、上一年甚至很多年前该做的事拖到明天的坏习惯。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很多:

一、每天我们要保证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一项明确的任务,并且不需要他人监督。

二、每天我们要无私地去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至少保证一件。

三、每天我们要积极宣传养成这种主动工作习惯的好处,至少要讲给一个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