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之书》

作者:[德]埃克哈特·托利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上市日期:2017年04月

内容简介:

常常有人会问,幸运女神什么时候会眷顾我呢? 西方有一句谚语,最复杂的问题,往往有最简单的答案。 每个人都渴望幸运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如果在此之前,你一直认为幸运就是一个人不用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好的运气。那么,从此刻开始,这本书将改变你对幸运的理解。 全世界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托利向我们传达:当下正是人生真正的幸运。专注于当下,你会集聚全宇宙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就是幸运。 这本自由选择阅读顺序的书将赋予你一趟冒险,飞越在我们已习以为常的每日生活。——并且是由你自己做决定。一切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此刻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

在线阅读

全本定价:¥45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德] 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Tolle)

2011年评选的世界百位灵性导师,埃克哈特·托利名列首位。

埃克哈特·托利生于德国,先后毕业于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29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全新变化。接下来的几年,他致力于解释、整合和深化这种内在心灵的变化。他是《纽约时报》畅销书《当下的力量:通往心灵觉醒的指南》(销售200万册,翻译成30国语言)和《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一书的作者。

他的学说简单而深刻,已经帮助了世界范围内无数人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更大的圆满。目前,埃克哈特·托利受邀在世界各地广泛讲学,努力把自己的领悟与意识力量带给更多的人们。


★【华语世界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撰文推荐按照书中的方法练习,生命品质必然改变

张德芬在为《幸运之书》撰写的序言中表达:“埃克哈特·托利是我十分心仪的灵性导师,更是我心目中伟大、颇有深度的心灵作家。托利的新作《幸运之书》虽然字数不多,却很可能会是改变某些读者一生命运的书。”

 

★【《纽约时报》畅销书榜TOP1《当下的力量》作者重磅新作当代伟大的心灵导师新解幸运

人们总是喜欢花掉无数个真实的现在,等待所谓更好的未来,一生都在等待的焦虑和不安中虚度。如果在此之前,你一直认为幸运就是好运气在下一刻降临,那么从此刻开始,这本书将改变你对幸运的理解——2011年世界百位灵性导师之首托利向传我们传达:当下正是人生真正的幸运。专注于当下,你会集聚全宇宙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就是幸运。

 

一本充满智慧的心理自助书籍,让你字句中寻求灵感,对抗当下的焦虑和慌张

《幸运之书》语言精练,充满智慧:以格言的形式讲述朴素的真理,有长段落,有短句子,错落有致间将你带入自己内在的世界,探察心灵深处的秘密,然后我们会发现生命价值与意义,发现自我的本质,进而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生活中的幸福。除了延续《当下的力量》中的学说之外,《幸运之书》还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操作的练习方法,提供每天修炼的指引,帮助每个人关注心灵和实践灵修的人们找到内心平静、幸运的能量。

 

★【精致双封,四色印刷,文艺版式,原创插画,中英对照

中文版后附英文版全文。方便对照阅读,带你体验原汁原味的(托利)心灵学说,汲取托利学说的精华,一步步学会灵修的方法,从而走向幸运的人生。


《幸运之书》

作者:[德]埃克哈特·托利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上市日期:2017年04月

第一章从内心的宁静开始

当你与内在的宁静失去了连接,你也就失去了与自己的连接。当你失去了与自己的连接,你就会迷失在这个世界里。

你内在深处的自我意识,即你是谁,与宁静不可分割。这种“我是……”远比名称或外在形式更为深刻。

 

宁静是你最真实的本性。那么什么是宁静?宁静是你的内在空间和觉知,在这内在空间里,本页文字被你解读,然后形成思想。没有觉知,便没有解读、没有思想,甚至没有这个世界。

你就是觉知本身,变成人的样子。

 

与外部环境的噪音相对应的,是内在思想的嘈杂;而与外部环境的安静相对应的,是内在的宁静。

无论何时,当你身处安静之中,聆听它,留意它,把注意力转向它。聆听安静,可以唤醒你内在的宁静层面,因为只有通过宁静你才能注意到安静。

当你注意到你身处安静之中的那一刻,你并非是在思考。你只是意识到,但并没有在思考。

 

当你意识到安静的存在,一种内在宁静的觉醒状态就会立即出现。你完全活在当下。你已走出了数千年来人类集体的局限。

 

一树,一花,一草,让你的觉知停留在它们身上,你会发现它们是如此的宁静,如此深植于存在之中。让大自然教导你何为宁静吧。

 

当你看着一棵树,并感觉到它的宁静,你自己也会变得平和起来,你与这棵树在很深的层面上相连接。通过宁静,你感到与你察觉的事物合而为一,无论它是什么。感受到你与万物合而为一,便是爱。

 

安静对找到内在的宁静大有裨益,但并非必要条件。即便身处嘈杂之中,你也能觉知到噪音之下的宁静,觉知到产生噪音的那个空间。那正是你的内在空间,那纯净的觉知、纯净的意识本身。

你会发现,觉知是你所有感觉和思想的基础。意识到觉知本身也就触发了你内心的宁静。

 

任何干扰性的噪音都可以像安静一样,对我们有所助益。如何做到呢?放下内心对噪音的抗拒,接纳它的如实存在,通过接纳达到内在宁静的国度。

无论何时,无论你以怎样的外在形式呈现,只要你如其所是地全然接纳它,你就会变得宁静、平和。

 

把你的注意力放在每个间歇,两个念头之间的空隙,谈话中的静默时间,钢琴或长笛弹奏时音符之间的停顿,又或是你的一呼一吸之间。

当你留心这些间歇,对于“某个事物”的知觉变成了纯粹的觉知,那纯粹的无形的意识从你的内心升起,代替了你对形式的认同。

 

真正的智慧都是无言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从宁静中诞生。

 

那宁静代表着没有噪音或者空无一物吗?答案是否定的。宁静就是智慧,是潜藏于深处的意识,任何一个有形之物都诞生于此,你又如何与之分离呢?你所是的这个外在形式正是来源于那里,并且一直被它所滋养。

宁静是万物的本质,大到整个星河,小到花草、树木、鸟儿,以及其他一切有形之物。

 

宁静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无形的东西,然而它并非真的是一个东西,也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当你静静地看着一棵树或一个人时,到底是谁在看?是远比人更深层的意识在看着它创造的作品。

《圣经》里写道,上帝看着自己创造的这个世界,觉得很美好。当你完全心无杂念时,你也能从宁静中看到一个那样的世界。

 

你需要更多的知识吗?更丰富的信息、更快的计算机或更科学理智的分析能拯救世界吗?难道此时此刻人类最需要的不正是智慧吗?

那么什么是智慧,又如何获得它?智慧往往伴随着安静的能力。只需观看和聆听,无须其他。静静地去看,去听,会激活你内在的智慧,让宁静引导你的一言一行。

 

 

 

第二章:开启认知的新格局

迷失在思考之中,这就是人类现今的处境。

 

绝大多数的人,一生都囚禁在自己的思维牢笼里,他们从未超越那受过去制约的、狭隘的、大脑塑造的自我感。

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拥有一个比思想更为深邃的意识层面,这便是你的本质。我们可以称之为临在、觉知或无条件的意识。在古老的教义里,它是人们心中的基督,是你的佛性。

当你只知道大脑制造的“小我”,并让它主宰你的人生时,你便会将痛苦强加于自己和他人。除非你进入到比思想更为深邃的意识层面,通过无条件的意识,爱、快乐和无限的创造力才会进入你的生命,永恒的内在平和才会进入你的生命。

如果你能认识到,哪怕只是偶尔认识到,你心中出现的想法仅仅是一些想法而已,如果你能看到你的心智、情绪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模式,那就证明,你已经进入那个比思想更为深邃的意识层面,你的思想和情感皆产生于此,你的人生画卷,将在这个永恒的内在空间中展开。

 

思想的河流拥有着无穷的动力,很容易就将你卷走。每一个想法都假装自己很重要,它只是想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

这里有一个新的灵修实践方法:不要太过重视自己的想法。

 

人们是多么容易陷入思维概念的牢笼中啊!

人类的大脑总是渴望知晓、理解和控制,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误认为是真理。它总说:道理就是这样的。你要超越这一观念,进而认识到,无论你怎样理解自己或他人的人生与行为,无论你如何评价任何局面,都只不过是众多观点中的一个观点,众多角度中的一个角度,只不过是一些想法而已。然而,现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独立存在。思考会打碎现实,将它切分成零星琐碎的概念碎片。

会思考的大脑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如果你没有察觉到它只是意识的一个很小的层面,只是你的一个很小的层面,而让它完全地掌控你的人生的话,它便会暴露出极大的局限性。

 

智慧并不是思想的产物,我们深知智慧来源于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人或某件事这种简单的行为上。关注是原始的智性,是意识本身,它消除了概念化思维形成的障碍,使人们认识到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关注是治愈大师,使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在意识的领域融为一体,使分离得以相融。

 

当你深陷于强迫性思维之中时,便无法认清现实情况,渴望逃离此时此刻。

 

宗教、政治和科学的教条都来自于错误的认知,即认为思想可以囊括一切事实和真理。事实上,教条是集体性的概念牢笼。不可思议的是,人们欣然接受被囚禁,因为这使他们拥有安全感以及“我知道”的错觉。

没有任何事物能像教条一样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痛苦。没错,现实终会发现它的错误,每一个教条早晚都会被打破,然而,除非我们认清其虚伪的本质,否则它将被另一个教条所替代。

那么什么是其虚伪的本质?对思想的认同。

 

心灵的觉醒是从思考的梦境中觉醒。

 

意识的领域浩瀚无边,思想根本无法触及。当你不再相信自己所思考的一切,你便跳出了思想,你会清醒地发现这个思考者并不是真正的你。

 

大脑总是处于“不满足”的状态,总是渴求更多。当你认同了你的大脑,你就很容易觉得无聊和焦躁不安。无聊意味着大脑渴求更多的刺激和更多的精神食粮,却永不知足。

当你觉得无聊时,有很多办法可以满足大脑的饥饿感,比如:看杂志、打电话、看电视、上网和购物等。或者,你还可以用一种并不多见的方式,即把精神的空虚与需求转换为身体的需求,用更多的食物暂时性地满足身体。

或者你可以让自己置身于无聊焦躁中并观察自己的感受,当你将觉知带入这种感受时,霎时间有一种空间感和宁静感在周围萦绕。起初只是一点点,但随着内在的空间感持续增加,无聊的感觉渐渐消失,变得不再那么强烈和重要了。所以说,就连无聊感都可以教导你是谁,你不是谁。

你会发现那个“感到无聊的人”并非是你,无聊感只是你内部一个受限的能量运动。同样的,气愤、伤感和恐惧也不是你,它们都不属于你,它们只是人类大脑的各种状态,来了又走。

凡是来了又走的,都不是你。

“我感到无聊。”谁知道这个情绪?

“我感到愤怒、伤感、恐惧。”谁又知道这些情绪?

是你,你是这一切的主体,而非那些客体。

 

任何形式的偏见都意味着你认同了自己的大脑。这表明你再也看不到其他任何人,只是看到你对那个人的看法而已。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简化成一个看法,这本身就是一种暴力。

 

思考若非植根于觉知,会变得自私自利且功能紊乱。缺乏智慧的聪明充满了危险性和摧毁性,然而这却是大部分人的现状。思想被放大成科学和技术,从本质上讲无所谓好坏,但是,通常诞生这些科学和技术的思想并非植根于觉知之中,致使科学和技术也会变得具有摧毁性。

人类进化的下一步就是超越思想,这是我们现阶段的紧急任务。这并不意味着停止思考,而是至少不再完全认同于思想,受制于思想。

感受你内在的能量,精神上的噪音就会立刻减弱乃至消失。感受能量在你的手、脚、腹腔和胸腔游走,感受你的生命,那个向你体内注入生机活力的生命。

这内在的生命活力,处于波动的情绪和思想之下,身体成了它的出口。

 

你的内在有一种活力,不只是你的大脑,你的整个生命都能感受到它。在那个存在,你无须思考,你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然而,如果为了达到某些实际的目的需要思考,你便会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当伟大的智慧通过大脑表达自己时,大脑会运作得更为美妙。

 

你或许不曾留意那些“有意识却没在思考”的短暂时刻,它们早已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当你从事手工活动,或者在房间里走动,又或者在机场柜台等候,你是如此全然临在,致使通常的精神状态减弱,被清醒的存在所替代。抑或你发现自己仰望天空或者聆听某人,不在心里做任何的评价,这时你的觉知变得清澈透明,不被思想所掩盖。

然而,对大脑来说,所有这些都没有意义,也不值得纪念,它有“更重要”的事情去思考,这就是为何这些事情已经发生,你却依然注意不到它们的原因。

事实上,能够降临到你身上的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此。这是从思想向存在转变的开端。

 

学会和“未知”的状态和谐相处,这需要你超越大脑。因为大脑害怕“未知”,它总是试图推断和诠释。所以,当你接受“未知”时,你已经超越了大脑,一个更深刻的非概念性的觉知在这种状态里产生。

 

艺术创作、体育运动、舞蹈、教学和咨询等,精通任何领域都意味着思考着的大脑抑或没有牵涉其中,抑或退居二线。此时是一个比你更强大,本质上却又与你同在的智慧在起作用。这已不再是你能掌控的决策程序,而是无意识的正确选择。掌握生命和控制生命是对立的,你和强大的意识密切协作,是意识在行动,在发言,在完成这些工作。

 

危险时刻能让持续的思考暂时停止,这会让你初步认识到何为临在、觉醒和觉知。

 

真理总是包罗万象,远非大脑所能理解。没有哪种思想可以囊括所有真理,最多也只是指向真理。比如,“万物在本质上都是一体的”,这只是一个指向,而非解释。充分理解这句话,意味着从你的内在去感受这些文字所指向的真理。

 

 

   第三章:自己是一切幸运的原动力

大脑不停歇地寻找,不只是为了获得精神食粮,还为了它的身份认同,它的自我感。小我由此产生,并不断改造自己。

 

当你想到自己或谈及自己的时候说“我”,通常来说,你是指“我或我的故事”。这个“我”关乎你的喜好和厌恶,恐惧和渴望,这个“我”永不知足。这只是大脑臆想的你,受制于过去并试图在未来得以满足。

难道你看不出,这个“我”只是个像浪花一样转瞬即逝的存在。

谁能看穿这一切?谁能意识到身体和精神的形式是短暂的?是我,是和过去与未来无关的深层次的我。

 

这困难重重的一生,恐惧和渴望占据了你大部分的精力,到头来还剩下些什么?一个刻在你墓碑上的出生日和死亡日之间,一两英寸长的破折号而已。

对于小我来说,这是个令人沮丧的想法,而对于你,这却是解脱。

 

若每一种想法都能完全占据你的注意力,说明你认同了大脑里的声音,这些想法就被赋予了自我感,小我便产生了,它是大脑创造的“我”。大脑创造的小我残缺不全,飘摇不定,于是恐惧和渴望成了它的主导情绪和动力。

当你发现你的大脑里有一个声音假装是你,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你就从对思考无意识的认同中觉醒了。当你觉察到那个声音,你就会认识到那个声音并不是你,那个思考者也不是你,你是认识到这一切的那个人。

认识到自己是那个声音背后的觉知,即为自由。

 

小我总是在忙于寻找,寻找更多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感觉更完整。这就是小我全神贯注于未来的原因。

当你意识到自己在“为下一刻而活”,你就已经跳出了小我的思维模式,全神贯注于当下的可能性也随之而来。

通过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于当下,远比小我思维伟大得多的智慧就进入了你的生命。

 

当你活在小我里,你总是把当下的时刻贬低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你只为未来而活。然而,当你完成了你的目标,却并不觉得满足,至少,你很快就会不满足。

当你更多地关注做某件事的过程,而非这件事所能带来的结果时,你就打破了小我陈旧的制约模式。你的所作所为不仅会变得更加有效,也充满了无尽的满足和愉悦感。

 

几乎每个小我都至少包含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受害者身份”的元素。一些人给自己塑造的受害者形象是如此强大,以致使其成为小我的核心成分,愤恨和抱怨形成了他们自我感的基本组成部分。

即使你的抱怨“合情合理”,你依旧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如同牢笼一样的身份,组成这个牢笼的栅栏即思想。看看你对自己做了什么!或者是你的大脑对你做了什么。感受一下你对悲惨故事的情感依赖,回想一下你在想起或讲述它时不由自主的冲动感,像现场目击者一样出现在你的内在状态,你无须做任何事,伴随觉知到来的是转变和自由。

 

抱怨和抵抗是深受小我喜爱的思维模式,小我通过它们加强自己。对很多人来说,他们的精神情感活动大部分由抱怨和抵抗组成。通过这两种方法,他们使其他人或某种情况变成“错的”,而自己变成“对的”。自己是“对的”让你产生一种优越感,进而加强了你的自我感。当然,事实上,你只是加强了小我的幻觉而已。

你能够察觉到自己内在的这些模式,并认清你脑海里抱怨的声音是什么吗?

 

小我的自我感需要矛盾冲突,因为通过和一切事物对抗,通过表明这是“我”,而那不是“我”,它的独特身份才能得以加强。

部落、民族和宗教通过树立敌人来加强集体认同感的情况并不罕见。没有“异教徒”,“教徒”又如何定义自己呢?

 

你是否在与人交往时察觉到一些微妙的感受,一些要么比别人优越,要么比别人卑微的感受?那一刻,你正在察觉小我,而它活在比较之中。

嫉妒是小我的副产品,如果好事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或者其他人拥有的、知道的、能做的比你多,小我就会感觉被贬低了。小我的身份依赖于比较,并需要确定自己得到的比别人更多,它试图攫取一切。当这些都失败了,它就把一切都归咎于世事不公,或者没有别人幸运,来加强你虚幻的自我感。你的自我感来自怎样的故事,怎样的虚构情节呢?

 

小我独特的构造需要反对、抵抗和排斥这些情绪,以维持其赖以生存的分离感。所以才会有“我”对抗“他人”,“我们”对抗“他们”。

小我需要与某人或某事产生冲突,这就是为何你渴望平和、快乐和爱,却又无法与它们长期相处;你常说你想要快乐,却总是与烦恼纠缠不清。

从根本上来说,你的烦恼并非来自于你的生活处境,而是来自你的思维模式。

 

你是否对过去所做的或者没有做成功的一些事充满内疚感?当时你肯定是按照自己的意识水平,或者无意识地去做这件事的。如果你那时更加觉醒,更加理智,你或许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内疚是小我构建一个身份、一种自我感的另一种尝试。对于小我来说,自我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不重要。你在一件事上的成功或失败,只是无意识的表现,是整个人类的无意识。然而,自我却将它个人化,并说“是我做的”,因此你背负了一个“糟糕的”自我形象。

纵观历史,人类给彼此制造的残暴行为不计其数,现在仍在延续。他们都被谴责、被定罪了吗?抑或这些行为仅仅是无意识的表现,是我们人类进化的必经之路?

耶稣说:“原谅他们吧,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你。

 

如果你设立的小我目标是解放自己、加强自己、提升自己的重要性,即使你完成了这些目标,也依旧不会感到满足。

设定目标没什么不对,但你要知道,达到目标并不是最重要的。万物皆源于当下,这就意味着当下并非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你在每一刻所做的事足以令人满意。你不再把当下贬低为达到目的的手段,便是自我意识。

 

当被问及佛法的深层含义时,大师说:“无我,无业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