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作者:鹤阑珊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上市日期:2012年10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唯一一本教你如何使用“心学”的指导性作品,因此它不仅仅只是一本普通的传记。同其他书籍相比,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教读者如何使用心学,重点讲述王阳明心学的使用方法,在看清局势、事物运行走向、人心向背方面尤为专业。   凭借心学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一生无败绩,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平定了宁王之乱,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本书从王阳明“心学”的实用性出发,总结“心学”在个人立足于社会中的几大法则,指导是非,陈述洞悉人性的“心学”方法,汇聚正能量。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有很大的帮助。把这种思想文化,变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源泉,变成我们的自身的营养,以古代圣贤为榜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正心诚意,抵达良知。

在线阅读

全本定价:¥36.8

作者简介

鹤阑珊,畅销书作家。著有《帝国60年:一个伟大国家的忍辱负重与浩然崛起》《天朝的狂欢:义和团运动兴衰史》《一生俯首拜阳明》等作品。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作者:鹤阑珊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上市日期:2012年10月

此心未成 :非走不可的弯路
  人生弯路迢迢 ,我们的智慧 、成见和某些心理因素 ,决定了那些弯路非走不可 。有的人一面走一面抱怨 ,而有的人则在崎岖不平的弯路上越挫越勇,锻炼意志,磨炼内心 ,终于凤凰涅槃 ,从弯路中心智成熟地走了出来 。王阳明就是这样一个人 。
  人人都曾自命不凡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于是阳明说:“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胍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榖,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力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出自《传习录·徐爱录》)
  1
  我们先从张爱玲的一篇短文开始: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路走不得。”她不信。“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但是我喜欢。”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文章的最后,张爱玲这样总结道: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谁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年轻时为什么会有弯路,而且非走不可,其实这是源于我们的一种被称为“自命不凡”的本能。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心理学家发现,99%的人都讨厌自己被看成跟别人一样的普通人,或者说,老天爷不允许我们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于是,我们总是带着过分良好的自我感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种过分良好的自我感觉,或者说自负,给我们要走弯路埋下了种子。
  2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王阳明”是他后来隐居阳明洞时给自己改的名字。
  王阳明从小就有“自负”的资格,他的所有弟子和他年谱的作者都这样说,而且他降生之前的种种迹象也表明他非池中之物。
  根据王阳明的传记作者记载:传主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十四个月,仍然没有出来的迹象。一天夜里,王阳明的奶奶在睡梦中突然醒来(其实她没有醒),看到一道彩虹从房顶垂直射入房间,在强大的“聚光灯”下,一位身穿红衣的神仙从天而降,周身云雾缭绕。他怀中抱着婴儿,对惊愕中的老太太说:“这孩子将来是人才,你们要好好教育。”说完把孩子送到了老太太怀中,凭空消失。这时,王阳明的奶奶才真从梦中醒来。回想梦境,感叹了一会儿人生如梦。这时,突然听到儿媳房中传来婴儿的啼哭——王阳明出生了。
  老太太把神奇的梦讲给老公王天叙听,王爷爷鉴于梦中有“云”,于是给孙子起名为王云。1476年,王阳明已五岁,但还不会说话,这成了王家人的一块儿小心病,特别是王天叙。虽然老话说“贵人语迟”,但万一“迟”至成年了还不会开口说话,岂不就成哑巴了!有一天,王天叙在院子里看着孙子玩耍,忽然一位和尚风尘仆仆而来,听王天叙叫王阳明“云儿”,就走上前摸着王阳明的脑袋叹道:“好个小孩子,可惜被道破了。”话音才落,和尚转身就走。若是愚笨之人肯定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但王天叙可是聪明人,猛然醒悟,“神仙送子”这事岂是可以随便张扬的?于是,晚上就开了家庭会议,宣布给王阳明改名为王守仁。大家一夜不睡,专心致志地望着王阳明,希望能见证奇迹的诞生。果然第二天一早,王阳明从梦中醒来,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正史和野史都没有记载这位贵人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王家肯定要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地庆贺一番。更让王天叙惊骇的是,王阳明对他所诵读过的书都能倒背如流。问其原因,王阳明回答,您每次读书,我都在旁边倾听,不知不觉就默记在心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少说多听,必有收获。
  3
  一个人过度自信虽然是本能,但后天资本还会把这一本能放大。这就是富二代、官二代会嚣张跋扈,古代书香门第的后人会目空一切的原因。因为他们有后天资本,而这资本就是他们先辈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王阳明的祖宗可追溯到晋时的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年轻时恰逢元末天下沸腾,就跑进深山老林生活,在深山中,他碰到一位善于相面的高人,于是拜师学艺。后来,王纲跑出山林准备过普通人的生活,想不到碰见了半仙刘伯温,两人结为好友。刘伯温对他说,将来俺有个前程,也要让你似锦绣一般。王纲说,千万别,我淡泊名利好多年了。谁知刘伯温是个守信的人,后来帮助朱元璋当了皇帝,就把王纲从荒山野岭中拉了出来。这一年,王纲已经七十岁。再后来,七十多岁的王纲奉命到广东去剿匪,结果死在回来的路上。王阳明的五世祖王彦达向朝廷要抚恤金,结果朝廷不给。王彦达就单枪匹马把老爹背回了老家,从此发誓,绝不为朝廷效一分力。
  王阳明的四世祖王与准遵从老爹的遗愿,终身在家读书教育后代,并且能前知五百年,后知几分钟。地方政府闻听辖区有这样一位高人,就让他出来到政府挂职,王与准故意把腿弄折,终于保住了家族“淡泊名利”的徽章。王阳明的太爷爷王世杰本来也想淡泊名利,但家中米缸总空着,好不容易克服了心理压力去参加考试,可当人家要按规矩搜身时,他发了一通雷霆之怒,不考了。这位自尊心强大的太爷爷生了个儿子,就是一手带大王阳明的王天叙。
  爷爷王天叙是个道德楷模,只对经书感兴趣。王阳明的老爹王华,天授才华,四书五经无所不通,同时兼具男人美德。据说某次在一富贵人家借宿,主人闻听这位知识分子智商奇高,就派穿着暴露的小妾到他房间里。王华大吃一惊,女郎拿出一柄扇子,上面有主人的字:“欲借人间种。”王华又是大吃一惊,稍为镇静后,认为这“借种”的事做不得,于是拿过扇子,续了一句:“恐惊天上神。”
  王华六岁时,曾在一水塘边玩耍,有个醉汉呕吐完毕离开时把钱包丢在了水塘边,王华打开钱包,发现很多金子,他没有私吞,而是在那里等,直到醉汉酒醒后慌慌张张地来寻找钱包。那醉汉发现王华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当即拿出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当做酬谢。王华正色道:“请你不要侮辱我的节操还有算数能力,那么多的金子我都不要,我为什么要这么一点?”已清醒了的醉汉很惭愧,急忙向小王华道歉。王华终生不肯丢弃这一节操,这无疑给王阳明树立了一个道德榜样。
  家族的道德徽章,从小就被王阳明佩戴在心里,并且身体力行。在中国古代,“道德”不仅是一种素质,还是一种能让拥有它的人引以为傲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道德楷模,那就是对他人生价值的高度肯定。王阳明有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高尚品德,还有自己的天纵聪慧,这些外在条件放大了他过度自信的心态,使得他傲骨铮铮。
  还有一个因素可以将人的“自命不凡”放大,这就是地域因素。中国人一直相信“人杰地灵”的说法,一直到宋朝,中国人都认为北人比南人要优秀。北宋第一任皇帝赵匡胤(宋太祖)就曾定下家法,不许任命南人当宰相。在当时,中央高级官员大都来自河南、山西、陕西。宋神宗时,王安石把江西人、福建人带进朝廷决策层,气得山西人司马光和河南人程颐大叫天地反常。“人杰”自然就“地灵”,在宋朝,陕西、河南就是风水宝地。明时,南人渐渐占据上风,影响着中国政治的走向,所以,本来是穷山恶水之地的南方也成了地灵之地。王阳明的出生地浙江余姚,明代时属于绍兴管辖,绍兴是大禹时代的大越,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争霸的故事就在此地上演过,到了明代,古战场的血腥气早已消散,只剩下人间独有的山水美景。明朝人认为,至少王阳明认为,余姚县是人间仙境,就差说这里是龙脉所在了。
  4
  家族因素、地域因素和头脑聪慧,都能使人过度自信、自我感觉超级良好。王阳明在这方面表现得极为激进和大胆。
  1481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考中进士。第二年,王华到北京做了官,就迎接王阳明和王天叙到北京。途经浙江杭州时,王天叙带着王阳明和一些笔友到金山寺游玩,其间有人提议做诗消遣。很多人马上抓耳挠腮,尽力想做出震动天地的诗作来,而王阳明只是略加思索,就跟爷爷说,我已经做成了。王天叙叫他读出来,王阳明大方吟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那些自诩七步就能做出天下上等好诗的人,一听到这个孩子的诗,真是恨得牙根直痒。自命不凡的人一旦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给自己找理由,他们的理由是:这首诗是王天叙为了炫耀孙子的才华而偷偷替王阳明做的。王天叙不动声色,让提出这问题的人给王阳明来篇命题作文。有人就以景点“蔽月山房”为题,要王阳明作诗一首。王阳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众人大惊不已,他们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怎会有如此的才情。在他们正为王阳明叫好时,王阳明又说了一句让他们更为惊讶的狠话:“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人总是一边对自己过度自信,一边对别人的自命不凡深恶痛绝。心理学家和处世老手,都对这种现象进行过分析总结,心理学家说这是同性相斥,民间的说法是“同行是冤家”。灵异学家则认为,人的种种本能(比如自命不凡)发出的射线,不是去寻找别人的射线,而是去击败别人的射线,所以当它遇见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射线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厌恶和仇恨情绪。不过,这些说法都不能圆满地解释人为什么对自己的自命不凡情有独钟,却不能容忍别人一丁点儿的过度自信。有一种非常规的解释:痰在自己喉咙里,自己并不觉得脏,但没有人喜欢把别人的痰吃进自己嘴里。这大概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之一。
  5
  当一个孩子表现得特别调皮时,我们会说他是“被惯坏了”,小时候的王阳明就有种被惯坏了的感觉。在北京的家中,王阳明最喜欢做的事是和小朋友们玩军事游戏,并总以军队长官自居,制作大小旗调度他人。老爹王华每每见到儿子如此贪玩,都会气得浑身发抖。有一天,他质问王阳明:“我们家世代都靠读书混饭吃,你搞这些不入流的东西,是想给祖宗丢脸吗?”
  王阳明人小鬼大,反问:“读书怎么就能混饭吃?”
  老爹严肃地告诉他:“读书就能考上公务员,就能做大官。你老爹我如果不读书,怎么能考上状元?”
  王阳明问:“我老爹是状元,咱家世代都是状元吗?”
  王华嘲笑傻儿子:“只你老爹是状元,你若想当状元,就要读书。”
  王阳明终于让老爹进了“坑儿”:“只是一代,状元看来也不过如此。”
  王华想不到儿子居然挖了坑,可气的是,自己还笨得兴高采烈地跳了下去。老羞成怒下,他使用起了父亲的权力:棍棒伺候。
  王天叙对孙子王阳明的认识显然比王华高一筹。他认为,王阳明必非凡品,每当王华被气得上气不接下气时,王天叙就会冒出一句:“这小子他日必官至极品,所立功勋当是旷古绝今的。”
  其实,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命不凡。自命不凡的人只是经事少,如果让王阳明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经历一些磨难,恐怕他就不会说状元无用了。王阳明的自命不凡还表现在下面这件事上。
  他问老师:“人生在世,何为第一等事?”
  老师回答:“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将来考个公务员。”
  王阳明立即给了老师一记重锤:“这恐怕不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王华知道这件事后,又好气又好笑,讥讽儿子:“你小子想得太美了,社会很现实,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6
  王阳明也许并非真的是想得太美,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不一样。读书做官只是一辈子的吃喝,而做圣贤却能永垂不朽,可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真的能深刻理解“不朽”的意义吗?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我的理想”的作文。每个人都在纸上一本正经地写下自己恢弘的理想,可若干年后,有几个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每个人过分良好的自我感觉和过度的自信这一本能,要求我们必须要自命不凡,就如同我们饿了要吃东西一样。没有人可以祛除本能,正如大海不会拒绝涓涓细流,泰山不会拒绝小土块一样,如果它们拒绝了,就不能称为大海、称为泰山了。
  正是因为不能祛除,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自命不凡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恶果,如果所有人都有这种毛病,那他就不是毛病了。自命不凡不会直接让我们走弯路,但这颗种子发芽成长后,却是我们走弯路的一个原因。回到王阳明身上,这也是他后来频繁尝试各种学业却不能实现“圣人”理想的原因。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醒一点,即使没有良好的诸如物质和精神财富等后天条件,许多人也会自命不凡,因为这是人类的本能。
  多年之后,王阳明对“自命不凡”的害处做了如下描述:“这个问题是人的大病根。譬如在一丈见方的土地里,种上同样大的一棵树,雨露的滋养、土壤的肥力,只够滋养大树。上面却被大树的叶子遮盖,下面呢,又被这树根盘踞,纵然想在四边种些庄稼,也会是种什么死什么。只有砍倒这棵树,就连一点儿须根都不要留,才能种植好庄稼。不然,任凭你辛苦耕耘,也只能滋养这树根。”
  偏执未必就能成功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王阳明
  1
  自命不凡的人很容易偏执。马克·吐温曾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能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的确,人类历史上偏执狂式的成功者很多。
  名震欧洲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未成名时,创作条件极为艰苦,一日三餐仅吃几片面包。清晨他从面包铺里买来面包,吃一个当早餐,剩下的就揣在怀里。然后就是爬到高高的梯子上工作,饿了就啃几口面包充饥。直到工作完成,才饥肠辘辘地下来。在他进行创作时,即使是家里失火,他都不会离开工作。他无法容忍自己的作品有一点儿瑕疵,一旦发现,就会放弃整个作品,重新来过。最终,米开朗琪罗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雕塑家之一。
  爱迪生当初说用电灯取代煤油灯时,引来的是哄堂大笑和种种符合当时科技水平的质疑,但他不为所动,实验了几千次,终于发明了电灯。
  心理学家分析说,偏执的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都具有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认定了的事,不管对错,都会执拗到底。所以在“不管对错”的过程中,他们屏蔽掉了正常人总是“给自己找借口”推脱的风险,因此可以一直坚持到底。
  但是,偏执狂一定就能成功吗?从上面心理学家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一个致命的地方:不管对错。也就是说,偏执狂一旦认定目标,无论目标是对还是错,都会坚持冲向目标。倘若是对的,自然可以成功;但若是错的,那就会离正途越来越远,渐渐陷入百折难回的弯路。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拒绝“偏执”,认为“中庸”才是为人处世的法宝,所以很多“偏执者”看起来不是疯子就是傻子。北宋时期的大政治家王安石,被大儒司马光称为“拗相公”,“拗”,跟“犟”“一条道走到黑”“钻牛角尖”等词汇意思差不多,其实就是指责他太偏执。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所进行的改革,最后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的偏执。偏执的人大都不喜欢与人沟通,没有同理心,只是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固执己见,心外无物,心外无人。王安石的“拗”,有两件事可以证明。第一件事是,当宋神宗说有些变法条例的确于民无利时,王安石却说:“小民懂什么,那些大官都不懂,我们只要聚精会神地去做就是了。”另外在生活上,他的偏执性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王安石永远都在思考,吃饭时从来只吃眼前的那盘菜,有时候思考一件事,甚至会忘记吃饭和睡觉,个人卫生也是一塌糊涂。
  2
  王阳明也是这样的偏执狂,并且表现得比其他偏执狂更为激烈。
  我们前面说过,王阳明十二岁时就在关于“我的理想”的作文本上写下了一个标题:人应该成为不朽的圣人,而不是只拥有超级身份(大富大贵)。我们暂且可以把这一自负的行为看做是他的理想。为了这一理想,王阳明一直在苦苦追寻,至少在内心深处,从没有放弃过。
  十七岁时,王阳明到江西南昌跟副省长秘书(布政司参议)同时也是他远房舅舅的诸养和的女儿成亲。这是一门父母之命的婚事。王阳明小时候,诸养和到王家做客,看到王阳明聪慧可爱,就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和王阳明年纪差不多,于是,诸养和跟王华就把这门亲事定了下来。双方约定,等王阳明年满十六周岁,就把二人推入洞房。
  意想不到的事也就在新婚那天晚上发生了。王阳明多年以来一直在苦苦求索儒家思想的真谛,也就是他当初所谓的“圣贤之道”。不过,这么多年来,王阳明始终不能思路清晰,思路越是不清晰,他就越是绞尽脑汁地思考,最终,他和王安石一样,把思考当成了人生本身。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钻进那条胡同,心外就已无物,就再也没有什么事可以阻挡他进行偏执思考了。
  新婚之夜,大家都在外面喝酒。王阳明坐在新房里,百无聊赖,开始思考。先是在椅子上,接着是站起来踱步,最后居然不由自主地出了岳父家,跟着自己的心向外走去。当他回到现实时,大吃一惊。他眼前居然有座庙宇,“铁柱宫”三字映入眼帘,这是一个道观,在南昌城中小有名气。王阳明什么都没有想,就踱了进去。一进道观,王阳明就见一白发老道士坐在屁股垫上闭眼沉思。他凑近一看,发现老道士似乎是在冥想。他轻声呼唤,老道士睁眼,看到了王阳明的那张瘦削的脸,略一震:“你的脸色有些问题。”王阳明脸色青灰,可能是从小竭尽思虑的结果,五年后,王阳明患了严重的肺病,一直伴随着他短暂的一生。王阳明和老道士当时谈的是养生,但王阳明心中想的却是儒家哲学,这是偏执狂的特征之一:总能把不相关的事物硬塞到自己追求的逻辑中来。
  两人就在那个仙风习习的道观中谈了一夜,直到鸡鸣时分,王阳明突然想到自己此时本不该在此地,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没有做,那就是跟年轻的妻子行周公之礼。清醒之下,王阳明与道士告辞,小跑回到老岳父家中,老岳父诸养和一晚上没闲着,因为找不到女婿,所以在院子里跌足长叹。一见到王阳明,诸养和如获至宝,就这样,王阳明总算是心事重重地入了洞房。王阳明跟老婆的感情可能并不好,因为很多史料,包括王阳明本人留下来的作品对这位老婆大人都没有只言片语。1525年,诸女士去世,他也只是哭了几下,连篇回忆性散文都没有。
  我们在很多伟大的思想家身上都能发现这一点,这些人对爱情没有偏好,文人才子的风流韵事在他们身上几乎是绝迹的。他们品尝不到,或者说是没有兴趣去品尝男女之情带来的无穷乐趣。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爱情就极不幸福。据说,苏格拉底由于每天都在思考,经常冷落老婆,所以,他的老婆最终成为悍妇,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她就会对苏格拉底破口大骂。苏格拉底对老婆的谩骂无动于衷,似乎老婆骂的不是他。更为严重的一次,他的老婆先是大骂他,然后把一盆水泼在了他身上。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如此逆来顺受,苏格拉底不紧不慢地说:“我早就说过,雷电之后就会有一场倾盆大雨。今天果然应验了。”
  王阳明的老婆是否如苏格拉底的妻子一样,并没有实际证据。不过,做一个思想家的老婆肯定是件极为痛苦的事。王阳明的传记作者指出,王阳明在南昌城待了一年多时间,在这期间,他跟老婆大人几乎没有交流,平时虚度光阴的方法之一就是练字。
  多年以后,王阳明对他的学生谈起蜜月往事,第一提到的就是练字,并且颇有偏执式的哲理:“我开始写字时,只是模仿着字帖,然后写字,我发现无论我写得多漂亮,只是学到了字的形,却没有学到字的神。后来,我提着笔,凝神静气,仔细地想,这个字该怎么写,然后再下笔,我突然发现这样写出来的字真的就是好字,他是我的字,而不是别人的字。”
  王阳明的这段话恰好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模仿与创新。据说清朝时有两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一位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一笔一划都酷似古代书法家;另一位则截然相反,要求每一笔一画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第一位曾经嘲讽第二位:“请问仁兄,你的哪一笔是古人的?”第二位笑了笑,反唇相讥:“你的哪一笔是自己的?”
  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和第一位书法家一样,永远都在模仿,永远没有创新。因为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敢有独立精神。
  实际上,王阳明对书法的那套创新认识,恐怕也是他后来创立心学后的“事后感悟”。因为当时的王阳明努力思考儒家精神,或者说是模仿儒家思想的心机还是相当重的。
  中国古人的书法几乎全是模仿书法前辈,很少有知识分子会像王阳明一样在书法上下如此苦功,并且得出真谛。这也是偏执狂的特征之一:沉下心做一件事,就必须要做到极致。
  3
  在南昌待了一年后,王阳明和妻子启程回老家浙江余姚,路过浙江广信(上饶)时,他拜见了当地儒家大师娄谅。娄谅也是个偏执狂,年轻时也想成为圣人,并且得出了一个他自己深信不疑的真理:圣人境界是可以通过学习达到的(朱熹所谓的“格物”就是通过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穷究而得到真理,再说得功利一点,就是通过大量的书本与实践的学习,从而达到了解事物规律的目的“致知”)。不过,娄谅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他也走了许多弯路。
  年轻时,娄谅就立下成圣的志向,但开始时特别喜欢虚幻的道佛之学。在寻访了诸多大师和道长之后,突然灵光大开,脱掉道袍,捧起了理学著作,开始拜访理学专家。但娄谅运气很差,遇到的都是些让他考公务员做大官的专家。娄谅认为这些专家跟他的启蒙理想相距太远,在走了太多弯路后,他遇到了极为可疑的儒学大家吴与弼。之所以说吴与弼可疑,是因为他号称儒家,但日常的许多行为却像墨家。每天一大早,吴与弼就领着学生去开荒种地。学生如果有偷懒的,他张嘴就是一顿臭骂,偶尔还动手。弟子们在他的教导下,一出山就名动江湖。所以很多地方官都来找他,要他出来为百姓做点事。他的回答很搞笑:“宦官、释氏(佛学)不除,还想要天下太平,这太难了。我出去顶个屁用!”
  娄谅在吴与弼门下学了很多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放置地,自认为大功告成后,娄谅就跑到广信开办学校,广招门徒。
  王阳明来拜见他,他自然很高兴,双方谈到最后,娄谅说,圣人可以学得到,做得到。王阳明一直在寻找如何做到圣人的方法,听娄谅这么一说,惊喜万分,急迫地问:“如何学到,如何做到呢?”娄谅说了两个字:“格物。”
  王阳明如遭当头棒喝,从之前对“圣人很难做到”的困惑中惊醒,告别娄谅回到老家后,每天一门心思想的就是“格物”。
  想要“格物”,就必须深刻了解朱熹的思想。王阳明找出了朱熹的《四书集注》作精深的研究。朱熹这个人喜欢作读书笔记,在上面批注得密密麻麻,王阳明白天看朱熹的《四书集注》,晚上就看《经》、《史》、《子》、《集》。这些课外书让王阳明眼界大开,心思日益增进。等回过头来再看《四书集注》,他觉得太小儿科了。
  王阳明觉得朱熹这老头被人崇拜和摩挲了这么多年,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但是从《四书集注》上居然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他找出了理学的权威著作《近思录》大口大口地阅读,最后,看到朱熹的那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连一草一木都涵着至理。就是说,理,这个东西存在于万事万物中,你只要去认真地格,它就能出来,你也就成为圣贤了。
  王阳明似乎是明白了,于是找来一位朋友。两人跑到王天叙种竹子的地方,开始格竹子。两人从早站到晚,死盯着竹子不放。第二天又来,第三天,朋友终于有点熬不住了,说,这简直比熬通宵还难受,看来我离圣贤远着呢。王阳明笑了笑,他虽然眼珠发酸,头晕脑胀,但他偏执地认为自己就要接近胜利了,所以,他仍然坚持。第六天,王阳明被迫放弃,竹子仍然是竹子,而王阳明却病倒了。
  《传习录》中,王阳明给读者详细讲了格竹子之理这件事:“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我年轻时候,曾经实实在在地做过。有一年,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知来做圣贤,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对着竹子,想穷尽其中的理,结果用尽心思,不但理没格到,反倒劳累成疾。于是我自己接着去格竹子,坚持了七天,结果同样是理没有格出来,自己反生了一场大病。当时还以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现在想起来,朱熹的格物致知,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上说都搞错了。天下万事万物本没有‘格’的必要,心外没有任何事物,只需要在心上用功就可以了。”
  当然,这已经是创建了心学后王阳明的感悟了。在当时,病倒后的王阳明仍然没有这样的认识,反而认为自己“格物”不深,偏执不够呢!
  4
  这又是一条弯路,但对于偏执狂王阳明而言,却非走不可。因为具有偏执性格的人往往是一根筋,不到失败的墓碑下,绝不罢休。很多时候,偏执的人往往走的不仅是弯路,还可能是死胡同。
  多年以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法德的人,他的家就在距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在当时,他凭借大片的兰花花园、稻谷良田和繁盛的园林已成为当地的富豪。有一天,一位佛教僧侣对他说,这个地方会有钻石。阿里·哈法德惊喜地问在哪里。僧人告诉他:“只要你能在高山之间找到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么,你就可以在白沙中找到钻石。”
  阿里·哈法德卖掉了农场,把家交给一位邻居照看,头也不回地去寻找钻石了。他几乎走遍世界各地,见到高山之下有河流,就废寝忘食地开挖。但最终,他一无所获,还死在了挖掘钻石的工地现场。几十年后,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继承并居住在阿里·哈法德的庄园)牵着骆驼到花园里饮水时,突然发现在那浅浅的溪底白沙中闪烁着一道奇异的光芒,那正是阿里·哈法德千辛万苦想要寻找的钻石!
  这就是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被发现的传奇经过。戈尔康达钻石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钻石矿,其价值远远超过南非的金百利。英国国王皇冠上的库伊努尔大钻石,以及镶在俄国国王王冠上的那颗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都取自那处钻石矿。
  今天再来读这个故事,有些许的感伤。我们无从得知,阿里·哈法德出发时为什么不看看自己家的情况,那正是僧侣所谓的“高山之间的河流”啊!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钻石就在你家后院”。后院就是我们的内心,而阿里·哈法德没有在内心下功夫,却去“格”外界之物,最终抱憾而死。
  5
  在人的一生当中,如果有的问题想不通,就不要再偏执下去,要懂得变换角度,从内心层面考虑。有时候,事情的答案并不在外部,而在你的内心。多年以后,王阳明说,在你的心外没有事(心外无事),所有的事,都可以先从你内心开始追寻。
  遗憾的是,许多人都不会听从理性的心的召唤,我们往往都在被自己的非理性情感支配,比如支配王阳明的就是如何做到“圣人”这一炙热的情感。很多人都认为,情感是不能用理性控制的。
  曾有个老牧师,四十年来按照上帝的指示照顾着教区所有的人,无论是他的同行还是被他照顾的人都认为他是圣人,他本人也有这种自信。有一天,天降暴雨,持续了一个月,水位涨高,老牧师只好爬上屋顶。这时,有人划船过来,对他说:“神父,我来解救你。”牧师看了一眼拯救者,说:“四十年来,我一直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从来没有假日。我对上帝的信奉简直可以用偏执来形容。上帝肯定也知道我的坚贞,所以他会来救我的。”两天后,水位把老牧师逼到了教堂的塔顶,但他默念上帝的英名,始终乐观向上。这时,一架直升机来了,飞行员喊他:“神父,我来解救你。”老牧师摇头,说:“上帝会来解救我。”但上帝的真身没来,几个小时后,老牧师被淹死了。在天堂,他见到上帝,很是气愤,质问上帝为什么不去解救他。上帝大喊冤枉,说,我给你派去了一条船和一架直升机啊!
  你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什么?也许你看到了机会。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老牧师对上帝偏执信奉的情感使他拒绝了活命的机会。
  选择太多,弯路也越走越多
  幼少不知学,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
  ——王阳明
  1
  儒家巅峰级人物黄宗羲,对王阳明创建心学之前的经历说了一句似褒却不恭敬的话:“王文成(阳明)可谓善变者也。”他的学生湛甘泉把王阳明的“善变”方式概括为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教。的确,王阳明前半生的精神艳遇五彩纷呈。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年轻时也不肯老老实实地专钻一门。用民间的话说就是,想起一出是一出,这就是穷折腾。心理学家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欲望,我们的人生就是通过无数次选择来到达终点的。糟糕的是,选择越多,离心灵就越远,弯路就越长。
  王阳明五岁时开口说话,就已对儒家经典倒背如流,虽然谈不上有独到见解,但至少他不讨厌儒家思想。
  八岁时,他突然对神仙之术产生狂热兴趣。
  十二岁到北京游览民族英雄于谦的庙时,又突然被于谦吸引,转而跑去居庸关外军事冒险。回到北京后便热情洋溢地写了一篇《平安策》,希望老爹能把它交给皇帝。
  十三岁时,老娘去世,自此王阳明对生死有了翻天覆地的看法。他逐渐感觉到人生如此可厌,好不容易来到人世,却只是短暂的几十年,如果命运不公,十几年甚至是几年就终结了。这一负面情绪又让他重新拾起了神仙之术。如你所知,对神仙之术的渴求,让他跟一位老道士一同过了洞房花烛夜。
  十八岁时遇到大儒娄谅,再度燃起他对儒家圣人的火焰,但经过格竹子事件后,他认为朱熹的“格物”是错的,又因为科考失败,逼着他放弃了圣人之学,选择了辞章(写文章诗歌)。二十一岁国考失败,跑回老家搞了个龙泉山诗社,二十五岁国考又失败,他迅疾放弃了辞章又回到骑射(军事)上来。
  二十七岁,也就是中进士的前一年,他看到了朱熹给南宋三任皇帝赵惇(宋光宗)的上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王阳明大梦方醒,再度回到儒学这座大山前。不过,他很快就被朱熹的“格物”搞得晕头转向,最后不得不悲叹一声:看来圣人之路还真不是我走的,于是,又回到了神仙之术上了。
  二十八岁,王阳明终于考中进士,这种选择性的焦虑才因为工作的原因暂时得到缓解。
  多年以后,王阳明总结这段“选择性焦虑症”时说,自己沉溺于邪僻中达二十年。但在当时,他没有这样的觉悟。每一次的选择都带着英雄气概和百死不回的意志,可当他放弃时又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放弃辞章之学,他说是虚文;放弃骑射兵法,他说英雄无用武之地;放弃道佛之术,他说道、特别是佛有违人性。
  关于这后一件,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三十二岁那年,王阳明在杭州闭关修炼,突然开悟,跑到虎跑寺“指点”一个和尚放弃佛门,当时他看到和尚闭眼闭嘴,突然就大喝:“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这一喝,很内行。老和尚被王阳明震得开了眼,也开了口。
  王阳明问他:“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和尚回答:“母亲还在。”
  王阳明问:“想念她吗?”
  和尚感叹:“不能不想念。”
  王阳明如同一位精神导师一样对和尚说,那就去你母亲身边思念吧。第二天,和尚跟佛祖一刀两断。
  2
  在反复无常的选择中,王阳明得到了什么呢?或者说,如王阳明这样智慧过人的人在多种选择上是否有成就呢?
  先看他的辞章之学,王阳明在龙泉山诗社时,常跟忘年诗友魏翰一起登山,两人一面登山,一面做诗。诗句仿佛是地上的石子,每次都被王阳明收了最好的去。魏翰老脸挂不住,不过碍于老脸,也只能勉强地挂着。他对王阳明说:“你的诗才太高,我只好甘拜下风,退避数舍。”
  后来王阳明到建设部(工部)实习,经常和京城文化圈的人混在一起。当时文化圈里的很多牛人都是王阳明的好朋友,比如当时号称“十才子”的顶尖人物李梦阳、乔宇、何景明、徐桢卿等,随便拎出来一个,那都是万人敬仰的畅销诗作家。这些人对王阳明在文章诗歌上的评价特别高,大学士李梦阳说王阳明是不世出的才人之一。后来,王阳明为了在辞章上有所成就,几乎呕心沥血,高强度的学习与写作使他的肺病经常发作,遗憾的是,才而立之年,就已有了下半生的光景了。即使是超级理性的人也很难做出评价,王阳明对辞章之学的沉溺到底是对还是错。
  再看他军事方面的成就。王阳明年少时写的《平安策》父亲眼中只不过是书生的意气用事,当时让王阳明引以为傲的可能就是他对《武经七书》的评价。《武经七书》是宋人编辑的一套军事丛书,共为七本:《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唐李问对》。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高宗)曾指定《武经七书》为选拔将领考试的必读书,所以,这套书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王阳明对《三略》的评价只有五个字:了然心目矣。这是最投机取巧的“化约法”,什么都没说,却自认为什么都说了。比如有人评价《红楼梦》就一个字:好。怎么好,却没有说。而对《六韬》,他的评语是:这是讲“阴谋”的书,不足挂齿。这是把个人情感投射到了事物上,几乎是审美法了。王阳明后来羽扇轻挥地让江西土匪灰飞烟灭,让宁王束手就擒的军事才能,实在跟他在这一时期的军事成就无法牵上关系。
  最后看他的道佛成就。不得不提的是,王阳明选择道佛,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二十一岁时感染肺病,二十七岁复发,三十一岁加重而因此辞职。在他后半生,多达十余次因为肺病而请假,所以他学习道佛养生之术,并且指出,能让身体好就是仙人,能不被尘世所累就是佛祖。从因果角度上看,对道佛的喜爱让他频频回首而从格物之学转向身心之学,使他后来的心学有了以身体为中心的特征,这不能不说道佛的确给他创建心学提供了土壤。然而,当一个人没有意识到(王阳明就没有意识到他后来能创建心学)自己将来的成就时,他当下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走弯路。
  3
  不过,这是一条非走不可的弯路。
  为什么非走不可?
  很简单,因为在人生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感觉面临着太多的选择,心理学家称为过剩选择。在今天,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感情上,我们都有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不工作,也可以选择工作。可以选择到A公司工作,也可以选择到B公司工作。可以选择当厨子,也可以选择当环卫工人。在感情上,满街都是美女,我们可以选择优雅型的,也可以选择性感型的,还可以骑驴找马。中国有句民谚更为“选择”擂鼓助威:别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多点选择。
  真的如此吗?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当一个摊位摆放二十种之多的辣椒酱时,约有60%的过路人会在摊前驻足;而摆放五种辣椒酱时,仅有40%的顾客会停留。但在最终选择要买的辣椒酱时,比例发生了令人惊讶的逆转:在光顾二十种辣椒酱摊位的顾客中,最终只有3%的人会购买,而30%的顾客在陈列五种辣椒酱的摊位前掏出了钱包。
  当下流行的男女“速配”也印证了上面的实验结果:如果每位实验对象有五分钟的时间和一位设定好的潜在约会对象见面,然后再换下一位。那么,见六位对象比见十五位对象更容易促成配对。在今天的大都市,之所以每个人在男女情感上都感到孤单,是因为不论你身边的女人有多么不可思议,总会有另一些迷人的潜在伴侣在大街上与你擦肩而过,你总在怀疑身边的她是不是最佳人选。这或许就是很多人不想早结婚的原因,也是很多人“闪婚”后“闪离”的原因。
  再回到辣椒酱实验上来,我们为什么在过剩选择面前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目标不明晰、心智不成熟、意志不坚定,是我们在选择面前束手无策的根本原因。心理学家解释说: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对选择者有几个硬性要求:第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二,了解是什么让你的选择与众不同;第三,能在不同选择间权衡利弊。让大脑这样处理五种选择是可能的,而让大脑处理二十种选择就有些艰难了。或许正因此,我们才倾向于踱回到麻木的状态来避开选择。
  孔子周游列国销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他的失败有一种另类的解释,不是他的学说不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而是他可选择的国家太多。这让他在某国失败后就不会继续坚持下去,而转向另一个国家。处处用力,则处处不能用尽全力。秦朝末年,项羽与秦朝的主力在巨鹿决战,项羽以微弱的兵力完胜。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他破釜沉舟,把两个选择变成了一个选择:没有后路,只有死战。和孔子一样,和项羽不一样,王阳明的选择太多,他在诸多选择中上蹿下跳,跳去跳来。越是内心使命感强烈的人,越是喜欢尝试不同的选择,此起彼伏,此显彼张。但归根结底,这样的人跟那幅挖井的漫画一样,井挖了很多也没有见着水,其实有的井只需要再挖一下,就能见到水,可惜全都放弃了。
  台湾著名音乐人罗大佑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的话,恰好可以为“过剩选择”的缺陷作个注脚:“人生不要有太多选择。我是在医生和音乐之间选择了音乐,当时是二选一,如果说有更多的选择,我不知道会选择什么。”
  如果有人告诉王阳明:你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把儒家和朱熹这两座大山爆破。王阳明创建心学的过程会不会提前?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有一点可以预料:凭王阳明的聪慧,他必然会在儒学上更早地做出大发现和大成就。
  喜欢冒险的“驴友”都知道,在深山老林里迷路后,如果有三条路看上去像是下山的路,那很多时候会走错,这个时候,驴友最希望的是,只有一条下山的路!
  谈到驴友,就想到了驴。据说,有好事之徒把三堆草放到了一头饥饿的驴面前,三堆草间距很大,还据说那头驴在三堆草之间来回奔跑,因为它不知道到底该吃哪堆草,到最后被活活饿死了。这显然低估了那头驴的智商,据我估计,这头驴不是饿死的,而是在每堆草上都吃一点儿,还没等塞满牙缝,就跑去另一堆,而活活累死的。
  王阳明就一直在三条甚至是四条路上疲于奔命,他比那头驴幸运,仍然活着,只是走了太多的弯路。但是,王阳明看遍了每条路上的风景,这些风景为他后来创建心学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源泉,这可能就是辩证法上所说的“有得必有失”吧!
  人生意外重重,先落第又金榜题名
  世人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王阳明

  ……